公民科學講座【鸕鶿的公民科學家】
鸕鶿是一種群聚性的冬候鳥,一般選擇水域附近及人為干擾較少的區域棲息或覓食,但臺北都 會區卻在基隆河及新店溪沿岸發現上千隻鸕鶿群聚覓食的壯觀景象,牠們度冬期間每天從新山 水庫到基隆河甚至新店溪的覓食過程,引起沿岸居民、上班、上學及運動民眾的注意,並因此 成立了基隆河鸕鶿網,這種透過網路平台揭露眾多鸕鶿活動資訊的現象及參與提供鸕鶿資訊的 網友們,已經具備公民科學家的雛形,由於鸕鶿是濕地或水環境的指標物種之一,鸕鶿在基隆 河活動的訊息,也顯示水環境的健康與否以及外來種吳郭魚的氾濫議題。
公民科學講座
期許公民一同認識環境..
NT 100
未稅:NT 100
公民科學講座【香草與香料:餐桌上的日常奧秘】
你是否曾經想過, 白胡椒粉裡為何需要摻入辣椒粉?台式泡麵香飄千里,湯頭味覺密碼為何?
食安疑慮下,自種香草植物取代「調味料」是可行的嗎?本講座解析食安新聞,談餐桌上的隱患。並介紹台灣花市常見香草植物,教您種植與應用,讓您「種得療癒、食得安心」。
公民科學講座
期許公民一同認識環境、主動思考,藉以提升環境素養,藉此聚集公民的力量一同善待環境,透過講座,創造分享經驗、交流和討論的平臺。
多方面觸及環境議題
針對公民科學與環境相關議題,景澤策畫了一系列講座,邀請學者專家前來分享,主題從生物的知識到農..
NT 100
未稅:NT 100
公民科學講座【臺灣常見蝴蝶以及保育現況】臺灣蝴蝶資源豐富,目前已記錄的種類超過300種,從平地到高山、從都市到荒野,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牠們翩翩飛舞的身影,臺灣也因此被譽為「蝴蝶王國」,這些美麗彩翼是認識自然、親近生態的最佳引路人。但是,在都市化加劇與氣候變遷的影響下,蝴蝶正面臨棲地破壞、物種多樣性下降與生存困難等多重威脅。本講座將帶您深入探索臺灣常見蝴蝶的生態特性,認識牠們與環境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了解當前保育上的挑戰與努力目標。我們期盼透過本次講座,讓更多人理解蝴蝶保育的重要性,並思考與自然共存的平衡點。講座資訊講者|陳怡如社團法人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現任理事社團法人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第16期寬..
NT 0
未稅: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