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目錄
我的購物車

講座課程

|景澤創意|2月公民科學講座-臺北市生態主題之公民科學-『城市尋蹤者』分享與初探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臺北市生態主題之公民科學-『城市尋蹤者』分享與初探】近年網路設備運用普及,加上手機APP運用與資訊同步,資訊共享或資料整合等遠距與互聯功能更加便利,也讓公民科學運用於協助研究資訊收集上,更加熱絡,尤其於疫情期間,線上參與更成為大眾熟悉的平台,此工具一直延續至疫情後的今日,仍是遠距交流的便捷工具之一。芝山文化生態綠園自2019年至今,分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林語堂故居,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光點臺北以及芝山周邊區域等,以環境資源為主體,進行每月一次的公民科學調查,至今已七年時間,累積大量影片,照片,以及網路APP共享平台資訊等,並於三年前藉由文化部『博物館事業推展計畫』與日本大阪區域..
NT 0 未稅:NT 0
|景澤創意|3月公民科學講座-燕子來了!燕巢與公民科學家
已結束
Brand: Chic D'or
公民科學講座【燕子來了!燕巢與公民科學家】燕子是人類熟悉的鳥類之一,牠們輕盈的身影穿梭於城市與鄉村,見證著四季更迭與環境的變化。牠們不僅是春天的使者,更是生態環境變化的重要指標。您是否曾經觀察屋簷下的燕巢?好奇燕子們如何撫育下一代?本次講座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吳思儒/景澤創意執行長說明2024燕巢調查公民科學計畫成果,以及教您如何透過簡單的觀察與紀錄,參與燕巢監測,包含記錄燕巢的位置、數量、與繁殖狀況,同時說明本年度調查計畫。【第二階段】由何一先/景澤創意 特約研究員 川流之島流域學校 鳥類調查培訓講師帶您認識臺灣常見的燕子種類,包括在屋簷下築巢的家燕、在河堤邊盤旋的洋燕,以及擁有亮麗紅腰..
NT 0 未稅:NT 0
公民科學講座【運用數位工具協助公民科學調查 - 蛙抵家發展歷程與階段成果】你知道現在AI已經可以幫你「聽聲辨蛙」了嗎?打開手機App,錄下環境中青蛙叫聲,系統就能自動辨識是哪一種蛙,還能同步上傳成為珍貴的生態資料!本月公民科學講座,我們邀請到 「蛙抵家」開發團隊三位核心成員,一起來聊聊——這套結合AI與公民科學的聲紋資料平台,是怎麼誕生的?為什麼要做?又是怎麼讓「錄聲音也能做科學」這件事變得人人都能參與?本月的公民科學講座邀請【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吳思儒 執行長】分享藉由公民科學APP建立資料庫的經驗,帶大家深入了解「蛙抵家」這個計畫的誕生背景與理念,「蛙抵家」是如何結合科技工具與教育推廣,讓一..
NT 0 未稅:NT 0
|景澤創意|9月公民科學講座-感潮濕地之水文特性觀察與分析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感潮濕地之水文特性觀察與分析】感潮濕地為濱海及河口附近常見之濕地類型,因其潮汐漲退形成水位及鹽度差異變化,造就生物多樣性較高之棲地環境。本次課程將由感潮濕地水深、水位及鹽度等調查及分析方法講授,再介紹這些特性對生物棲地之影響,並以實際案例說明,讓學員充分了解感潮濕地水文特性之調查分析評估流程。講者介紹黃國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曾任職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曾參與淡水河各重要濕地、夢幻湖、宜蘭縣各重要濕地之生態水質調查、全潮測量、水文地文調查、水理分析及濕地復育規劃等作業。曾實際參與濕地之棲地補償操作,持續投..
NT 100 未稅:NT 100
域見|雙週見|流域創生系列講座 域見|雙週見|流域創生系列講座
已結束
雙週見|流域創生系列講座 流域是水流經區域的土地單元,有效結合人文風土與自然環境。從古至今,無數文明都在水邊孕育而生,而新店溪流域同樣如此。這片宛如畫卷的土地上,密佈著寺廟,古老的地名和遺跡也昭示著這裡曾是早期資源開發和族群衝突的發生地。然而,如今這個資源富饒的土地,已經演變成了半城半鄉的景象。我們應該如何喚醒這裡的生機呢?『地方』不是一張待被覆蓋的白紙,而是生命傳承和演化的溫床。過去的城市發展使地方遠離城市,承受了人口和資源的雙重外流,導致物種之間的關係斷裂、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因此,地方創生不僅是生態系統的復甦,更是生命演化的推動。透過創造資源、引入人才,打造一個支持生命留存、生長和繁榮..
NT 100 未稅:NT 100
濕地底層奧秘-濕地底棲生物與調查方法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濕地底層奧秘-濕地底棲生物與調查方法】濕地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重要、最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之一,在看似單調的底質環境中,常常可以發現豐富多樣的生物棲息,這些生物提供了濕地環境重要的食物鏈基礎。本次講座將帶您認識平時不易察覺的濕地底棲環境,同時告訴您生態學家們如何在難以到達的濕地中進行調查,如何選定樣區、採集和辨識底棲生物,歡迎對於濕地生態環境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參加,將由台灣濕地學會的黃守忠老師帶領各位進入濕地底棲生物的奇妙世界!講者介紹黃守忠博士畢業於美國馬里蘭大學海洋河口環境學研究所,現職台灣濕地學會研究員,專長為濕地、河口及海岸生態學,歷年受各級政府與學術單位委託執行海岸與內陸濕地..
NT 100 未稅:NT 100
|景澤創意|11月公民科學講座-蛇與人的距離-臺灣蛇類的現況與危機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蛇與人的距離-臺灣蛇類的現況與危機】蛇,一種低調而神秘的動物,位處亞熱帶地形複雜多變的台灣,有多樣的蛇類生活在我們週遭的環境之中,息,無論從醫學、生物或是常民的生活中,蛇對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然而錯誤的資訊傳播及偏見所導致以訛傳訛的誤解,使得這樣有趣而迷人的生物,在台灣的生存空間日益壓縮。本講座內容將從研究人員的角度,透過幾段不同種蛇類生態及其研究過程的介紹,帶領聽眾了解蛇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講座資訊講者|毛俊傑/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助理教授時間 | 2024 年 11 月 23 日(六)14:00-16:00地點 | 臺北記憶倉庫 (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 ..
NT 100 未稅:NT 100
|景澤創意|12月公民科學講座-氣候變遷下台灣森林的衝擊影響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氣候變遷下台灣森林的衝擊影響】氣候變遷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全球碳排增加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因此各地溫度條件皆有了與往常不同的變化。近幾年的台灣是否有感受到越來越熱的趨勢呢?溫度變化、乾溼期逐漸明顯,都是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趨勢。台灣的地勢變化高,因此具備從平原到高山的地形,平地與高山的森林生態,是否會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呢?本次邀請到宜蘭大學的林奐宇老師,替我們講解森林在氣候變遷下可能受到哪些影響,其中的生態可能有哪些變化,關注氣候變遷或生態環境的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趕快報名參加!講座資訊講者| 林奐宇/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助理教授時間 | 2024 年 12 月 28 日..
NT 100 未稅:NT 100
|景澤創意|5月公民科學講座-臺灣藍鵲的故事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臺灣藍鵲的故事】臺灣藍鵲是臺灣特有種及保育鳥類,曾在網路上票選國鳥的活動中,獲得了最高票。繁殖季時常攻擊路過民眾而年年登上媒體報導。臺灣藍鵲似乎已是多數國人都認識的鳥類了,牠們還有什麼其他有趣的故事可以介紹給大家的呢?講者長年觀察臺灣藍鵲,認為牠們是臺灣鳥類中最有趣的一種鳥。臺灣藍鵲繁殖時,採用「巢邊幫手制」繁殖子代,有幫手會幫忙照顧雛幼鳥。雜食性的牠們,會如何處理各式各樣的食物呢?牠們有貯藏食物的習性,食物要藏在哪裡才不會被同伴找到呢?家庭生活讓成員之間的互動變得精采,不一定都是和諧的喔。而其棲息環境離城市越來越近,與人的互動頻繁,又讓牠們遭遇什麼樣的問題呢?不只這些話題喔,還..
NT 100 未稅:NT 100
|景澤創意|6月公民科學講座-鸕鶿的公民科學家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鸕鶿的公民科學家】 鸕鶿是一種群聚性的冬候鳥,一般選擇水域附近及人為干擾較少的區域棲息或覓食,但臺北都 會區卻在基隆河及新店溪沿岸發現上千隻鸕鶿群聚覓食的壯觀景象,牠們度冬期間每天從新山 水庫到基隆河甚至新店溪的覓食過程,引起沿岸居民、上班、上學及運動民眾的注意,並因此 成立了基隆河鸕鶿網,這種透過網路平台揭露眾多鸕鶿活動資訊的現象及參與提供鸕鶿資訊的 網友們,已經具備公民科學家的雛形,由於鸕鶿是濕地或水環境的指標物種之一,鸕鶿在基隆 河活動的訊息,也顯示水環境的健康與否以及外來種吳郭魚的氾濫議題。 公民科學講座 期許公民一同認識環境..
NT 100 未稅:NT 100
|景澤創意|7月公民科學講座-香草與香料:餐桌上的日常奧秘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香草與香料:餐桌上的日常奧秘】 你是否曾經想過, 白胡椒粉裡為何需要摻入辣椒粉?台式泡麵香飄千里,湯頭味覺密碼為何? 食安疑慮下,自種香草植物取代「調味料」是可行的嗎?本講座解析食安新聞,談餐桌上的隱患。並介紹台灣花市常見香草植物,教您種植與應用,讓您「種得療癒、食得安心」。 公民科學講座 期許公民一同認識環境、主動思考,藉以提升環境素養,藉此聚集公民的力量一同善待環境,透過講座,創造分享經驗、交流和討論的平臺。 多方面觸及環境議題 針對公民科學與環境相關議題,景澤策畫了一系列講座,邀請學者專家前來分享,主題從生物的知識到農..
NT 100 未稅:NT 100
|景澤創意|8月公民科學講座-魅力雙北水城行-走訪雙北十二大親水文化生活圈
已結束
公民科學講座【 魅力雙北水城行-走訪雙臂十二大親水文化生活圈】本次講座邀請台灣永續聯盟 陳建志理事長分享生活在淡水河流域三十五年、雙北社大二十年流域走讀教學的經歷,推薦十二大親水生活圈,也是雙北十二大低碳親水練習曲!第一大親水文化生活圈(淡水庄子內溪)親水文化生活圈全臺第一個自來水供水區-1899 年滬尾水道,雖因該供水場至今仍是水源重地,無法入內,但周邊仍可見到屬於淡水大屯山火山群虎頭山腳下的湧泉帶提供的水源於水圳、淡江農場的湧泉游泳池、以及農田水利署北基管理處北投子提供灌溉水源的供水明渠,由此往淡水捷運站的匯流口,可取第一條路徑將近 3 公里,漫步在有林蔭、農業地景、宗教共榮主題鄞山寺的忠..
NT 100 未稅:NT 100
顯示 1 - 12 / 36 (共 3 頁)
歡迎來到 大浪聚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所需的網站功能、流量分析、社群媒體功能、以及更優質與個人化的訊息。我們的Cookie聲明提供更多相關資訊以及包含如何修改您自己的cookie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