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講座【氣候變遷下台灣森林的衝擊影響】氣候變遷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全球碳排增加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因此各地溫度條件皆有了與往常不同的變化。近幾年的台灣是否有感受到越來越熱的趨勢呢?溫度變化、乾溼期逐漸明顯,都是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趨勢。台灣的地勢變化高,因此具備從平原到高山的地形,平地與高山的森林生態,是否會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呢?本次邀請到宜蘭大學的林奐宇老師,替我們講解森林在氣候變遷下可能受到哪些影響,其中的生態可能有哪些變化,關注氣候變遷或生態環境的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趕快報名參加!講座資訊講者| 林奐宇/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助理教授時間 | 2024 年 12 月 28 日..
NT 100
未稅:NT 100
公民科學講座【鸕鶿的公民科學家】
鸕鶿是一種群聚性的冬候鳥,一般選擇水域附近及人為干擾較少的區域棲息或覓食,但臺北都 會區卻在基隆河及新店溪沿岸發現上千隻鸕鶿群聚覓食的壯觀景象,牠們度冬期間每天從新山 水庫到基隆河甚至新店溪的覓食過程,引起沿岸居民、上班、上學及運動民眾的注意,並因此 成立了基隆河鸕鶿網,這種透過網路平台揭露眾多鸕鶿活動資訊的現象及參與提供鸕鶿資訊的 網友們,已經具備公民科學家的雛形,由於鸕鶿是濕地或水環境的指標物種之一,鸕鶿在基隆 河活動的訊息,也顯示水環境的健康與否以及外來種吳郭魚的氾濫議題。
公民科學講座
期許公民一同認識環境..
NT 100
未稅:NT 100
公民科學講座【香草與香料:餐桌上的日常奧秘】
你是否曾經想過, 白胡椒粉裡為何需要摻入辣椒粉?台式泡麵香飄千里,湯頭味覺密碼為何?
食安疑慮下,自種香草植物取代「調味料」是可行的嗎?本講座解析食安新聞,談餐桌上的隱患。並介紹台灣花市常見香草植物,教您種植與應用,讓您「種得療癒、食得安心」。
公民科學講座
期許公民一同認識環境、主動思考,藉以提升環境素養,藉此聚集公民的力量一同善待環境,透過講座,創造分享經驗、交流和討論的平臺。
多方面觸及環境議題
針對公民科學與環境相關議題,景澤策畫了一系列講座,邀請學者專家前來分享,主題從生物的知識到農..
NT 100
未稅:NT 100